博客
关于我
强烈建议你试试无所不能的chatGPT,快点击我
使用MASM02 - Win32汇编语言010
阅读量:7019 次
发布时间:2019-06-28

本文共 2618 字,大约阅读时间需要 8 分钟。

使用MASM02

 

让编程改变世界

Change the world by program


 

模式定义

 

3)option语句

如例子中,我们定义了 option casemap:none 的意义是告诉编译器程序中的变量名和子程序名是否对大小写敏感。 由于Win32 API 的API函数名称本质是区分大小写的,所以必须指定这个选项,否则调用API函数就会出现问题。  
段的定义 把上面的Win32的Hello World源程序中的语句归纳精简一下,再列在下面: [codesyntax lang="asm"]
.386.model flat,stdcalloption casemap:none
<一些include语句>
.data
<一些字符串、变量定义>
.code
<代码>
<开始标号>
<其他语句>
end 开始标号
[/codesyntax]   模式定义中的模式、选项等定义并不会在编译好的可执行程序中产生什么东西,它们只是说明。 而真正的数据和代码是定义在各个段中的,如上面的.data段和.code段,考虑到不同的数据类型,还可以有其他种类的数据段。   下面是包含全部段的源程序结构: [codesyntax lang="asm"]
.386.model flat,stdcalloption casemap:none
<一些include语句>
.stack [堆栈段的大小].data
<一些初始化过的变量定义>
.data
<一些没有初始化过的变量定义>
.const
<一些常量定义>
.code
<代码>
<开始标号>
<其他语句>
end 开始标号
[/codesyntax]   .stack、.data、.data 、.const和.code是分段伪指令,Win32中实际上只有代码和数据之分, .data,.data 和.const这些都是指向数据段,.code是指向代码段。 和DOS汇编不同,Win32汇编不必考虑堆栈,系统会为程序分配一个向下扩展的、足够大的段作为堆栈段,所以.stack段定义常常被忽略。  

解决之前提出的问题

  前面我们不是说过Win32环境下不用段了吗? 是的,这些“段”,实际上并不是DOS汇编中那种意义的段,而是内存的“分段”。 上一个段的结束就是下一个段的开始,所有的分段,合起来,包括系统使用的地址空间,就组成了整个可以寻址的4GB空间。 我们接着往下看会更加容易理解。   Win32汇编的内存管理使用了80386处理器的分页机制,每个页(4KB大小)可以自由指定属性,所以上一个4KB可能是代码,属性是可执行但不可写,下一个4KB就有可能是既可读也可写但不可执行的数据。   再下面呢? 有可能是可读不可写也不可执行的数据。(主要就看你放的是什么东西……) 嘿嘿,大家是否有点理解了?没关系,接着往下!     Win32汇编源程序中“分段”的概念实际上是把不同类型的数据或代码归类,再放到不同属性的内存页(也就是不同的“分段”)中,这中间不涉及使用不同的段选择器。(仅仅是配合分页机制搞捣鼓~) 虽然使用和DOS汇编同样的.code和.data语句来定义,意思可是完全不同了! 至此,相信大家和小甲鱼一样清晰啦,感谢老师,感谢拉登,感谢嫦娥^_^  

数据段

  .data、.data 和.const定义的是数据段,分别对应不同方式的数据定义,在最后生成的可执行文件中也分别放在不同的节区(Section)中。 (这个在我们讲解PE结构的时候会很细致描述)  
程序中的数据定义一段可以归纳为3类:

– 第一类是可读可写的已定义变量。

– 第二类是可读可写的未定义变量。

– 第三类数据是一些常量。

 

可读可写的已定义变量

这些数据在源程序中已经被定义了初始值,而且在程序的执行中有可能被更改。 如一些标志等,这些数据必须定义在.data段中,.data段是已初始化数据段。 其中定义的数据是可读可写的,在程序装入完成的时候,这些值就已经在内存中了,.data段存放在可执行文件的_DATA节区内。  

可读可写的未定义变量

这些变量一般是当做缓冲区或者在程序执行后才开始使用的,这些数据可以定义在.data段中,也可以定义在.data 段中。 但一般把它放到.data 段中。 虽然定义在这两种段中都可以正常使用,但定义在.data 段中不会增大.exe文件的大小。   举例说明,如果要用到一个100KB的缓冲区,可以在数据段中定义:

szBuffer db 100 * 1024 dup ( )

  如果放在.data段中,编译器认为这些数据在程序装入时就必须有效,所以它在生成可执行文件的时候保留了所有的100KB的内容,即使它们是全零! 如果程序其他部分的大小是50KB,那么最后的.exe文件就会是150KB大小,如果缓冲区定义为1MB,那么.exe文件会增大到1050KB。   .data 段则不同,其中的内容编译器会认为程序在开始执行后才会用到,所以在生成可执行文件的时候只保留了大小信息,不会为它浪费磁盘空间。 和上面同样的情况下,即使缓冲区定义为1MB,可执行文件同样只有50KB!总之,.data 段是未初始化数据段,其中的数据也是可读可写的,但在可执行文件中不占空间,.data 段在可执行文件中存放在_BSS节区中。  

数据是一些常量

  如一些要显示的字符串信息,它们在程序装入的时候也已经有效,但在整个执行过程中不需要修改,这些数据可以放在.const段中,.const段是常量段,它是可读不可写的。 一般为了方便起见,在小程序中常常把常量一起定义到.data段中,而不另外定义一个.const段。 在程序中如果不小心写了对.const段中的数据做写操作的指令,会引起保护错误,Windows会显示一个提示框并结束程序。 [buy]   [/buy] [Downlink href='http://urlxf.qq.com/?V3u6Jrq']视频下载[/Downlink]

转载于:https://www.cnblogs.com/LoveFishC/archive/2011/09/13/3846139.html

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
【转】Tomcat+JSP:运行时出现The requested resource is not available...
查看>>
小米open-falcon监控系统接入手册
查看>>
java for循环里面执行sql语句操作,有效结果只有一次,只执行了一次sql mybatis 循环执行update生效一次 实际只执行一次...
查看>>
db连接驱动
查看>>
IOS FoundationKit (NSString) 知识汇总
查看>>
SQL2005查询死锁的表和具体的语句
查看>>
动名词和不定式
查看>>
centos6.5环境Redis下载及编译安装
查看>>
python操作三大主流数据库(14)python操作redis之新闻项目实战②新闻数据的展示及修改、删除操作...
查看>>
form表单
查看>>
dirty cow exp
查看>>
Codeforces Round #468(div2)
查看>>
转:WKT、SRID、EPSG概念
查看>>
Android实践项目汇报(一)
查看>>
hadoop-eclipse插件的使用
查看>>
日常问题
查看>>
ajax只运行一次的问题
查看>>
nginx的location和rewrite
查看>>
笔试算法题(18):常数时间删除节点 & 找到仅出现一次的两个数字
查看>>
compareTo
查看>>